10月13日,央视财经《超级生产线》节目在新媒体端多平台同步播出,其中以中联重科为代表,展示中国先进装备制造的硬核实力,记者实地探访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怎么来实现“18分钟下线台起重机”。以下是报道视频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湖南,制造业正以“智产融合”的态势焕发新机。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18分钟下线台起重机”,湖南矿产集团宝山矿业凭科技赋能让老矿山焕绿色活力,两者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既彰显湖南智造硬实力,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作为全球领先的起重机智能生产基地,不仅能造出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还能同步生产新能源机型。中联重科工起公司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李颖介绍:“我们以柔性智慧应对千变万化。”“柔性制造”在焊接车间得到了完美印证。车间里,机械臂灵活切换工件,令人惊叹的“3分钟快速换模”技术:焊接工位基座像“积木底座”般通用,夹具则按机型拆分,切换时机器人自动更换夹具,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上百种机型混线生产也能保证质量稳定,换型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30%。如果说焊接车间是“柔性制造”的起点,那装配车间便是“精准高效”生产的终点。15米长、15吨重的车架正通过空中输送系统精准吊运,“以前靠平板车、叉车运输,线边堆满零件,现在九大核心部件都靠空中输送,车间整洁度和效率双提升。”中联重科工起公司工艺智造管理室主任彭斌介绍。地面上,近300台AMR自主规划机器人穿梭,从螺丝钉到大型配件,精准配送至每个工位,构成“地空结合”的智能物流网。在这里还有“看不见的智慧”:36条产线个信息化系统织成庞大信息网,中控大屏实时显示工件状态、加工参数,甚至能追溯到产品源头的工艺数据,实现产供销端到端拉通。质量把控同样硬核。自主研发的“智拧云”体系,让每颗螺栓的拧紧人员、时间、参数都可追溯。轮胎自动装配黑灯单元用两台机器人协作,15分钟完成传统3人40分钟的工作量,产量直接翻倍。如今,中联重科的起重机已成为全世界基建的“中国力量”:中联重科4000吨级的起重机可以在160米高空将260吨重的构件平稳吊起(相当于60头成年大象);从越南风电项目、韩国模块化建设,到土耳其火电工程、雅加达国际体育场,都能看到中联重科起重机的身影,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10月12日,央视财经在《智造中国向新而行》的系列报道中,以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科为代表,讲述了企业以技术产品创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全球化为驱动力所取得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成果,展现出湖南制造业向新而行的生动图景。以下是报道内容。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正在以“智”为刃突破技术壁垒,以“链”为脉畅通全球市场。近日,记者探访长沙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制造业大省湖南,涌现出一批高端装备创新成果。总台央视记者刘艺涵:一台距离地面66米、正在作业的中联重科生产的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其最大作业高度能够达到82.3米,最大作业幅度能够达到35.9米,运动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现场的水杯中装满了水,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就没有洒出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研制中心液压传动所所长肖承丰:它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超高米段系列新产品之一,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包括石油化学工业、应急救援。总台央视记者刘艺涵: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智能化生产线分钟就可以生产下线一台产品,记者身后的这道工序就创新采用车架自动组队生产。负责搬运的机器人搬运物料的重量能够达到1000kg,比传统人工组队生产效率提升52%,人员减少75%。目前,这条产线已能实现无人“黑灯”生产。通过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的深层次地融合,工厂的柔性化、绿色化产线体系生产能力不断的提高。同时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可实现臂式40余款车型上百种配置的在线生产。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生产制造中心副经理李杰:拥有33条智能产线个黑灯无人作业区,配置了202台自动物流AGV设备和153台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部件全部自制,覆盖全工序。据了解,目前这家企业正在加大对全球市场资源投入,海外制造基地实现了全品类覆盖,正大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本地化供应链体系。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副总经理杨艾华:我们全球有23个智慧产业园,已经建成的有16个,产品已经远销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达到整个营收的50%以上。近年来,湖南装备制造业彰显出蓬勃的活力。今年上半年,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2%,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宣布,将和半导体封装测试制造服务提供商日月光集团(ASE)展开合作,依托西门子已获3Dblox全面认证的Innovator3DIC解决方案,为日月光VIPack平台开发基于3Dblox的工作流程。双方目前已经合作完成三项VIPack技术的3Dblox工作流程验证,包括扇出型基板上芯片封装(FOCoS)、扇出型基板上芯片桥接(FOCoS-Bridge),以及基于硅通孔(TSV)的2.5D/3DIC技术。日月光VIPack由六大核心封装技术支柱构成,基于全面集成的协同设计ECO构建。作为日月光的先进封装平台,VIPack旨在实现垂直集成封装解决方案,代表日月光下一代3D异质集成架构,可突破现有设计规则限制,实现超高密度与卓越性能。VIPack借助先进重新分布层(RDL)工艺、嵌入式集成技术和2.5D/3D技术,助力客户在单一封装内集成多颗芯片时实现技术创新。日月光研发中心副总裁洪志斌博士表示:“西门子的Innovator3DIC为日月光提供了高效的设计装配探索平台,能够读写3Dblox格式数据。通过此次合作,日月光可以通过为一部分领先的VIPack技术制定3Dblox标准定义,以逐步优化工作效率,让客户在EDA工具选择上更具灵活性,助其快速攻克封装设计难题,加速产品上市进程。”3Dblox与Innovator3DIC支持由系统技术协同优化(STCO)驱动的层次化器件规划,对于采用日月光VIPack平台等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基于芯粒(chiplet)的异质集成而言,这种规划能力至关重要。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电路板系统高级副总裁AJIncorvaia表示:“西门子与日月光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致力于将3Dblox应用于半导体封装设计与验证领域,以简化设计流程,实现开放互操作性。随着3Dblox技术应用的持续落地,我们将为双方共同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提供更强技术支撑。”
随着AI与高性能计算的快速的提升,全球数据流量正经历爆炸式增长,这对数据中心内部的信息传输速度与能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光通信技术正面临带宽瓶颈与功耗墙,亟需开发新一代高速、高效、高度集成的光互连技术。光学频率梳能够同时产生多个相位锁定的波长,实现并行数据传输,被认为是应对挑战的颠覆性解决方案。然而,实现兼具超宽带宽、超高温稳定性和超长工作寿命的实用化光频梳光源,一直是业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陈思铭研究员团队联合深圳技术大学、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和湖南汇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高速光通信量子点锁模光频梳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团队通过创新的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共掺杂技术与碰撞脉冲锁模方案,成功研制出可在高达140C的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的100GHz量子点光频梳激光器。该器件在工作时候的温度、传输容量和可靠性方面均取得突破,为未来Tbps量级的光互连提供了关键的光源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展现了优越的综合性能指标:在室温(25C)下,激光器实现了14.312nm的3dB光学带宽,能够产生26个信道。每个信道均可承载128Gb/s的PAM-4调制信号;此器件在高达140C的温度下仍保持稳定锁模;在85C的工业级标准高温下,其关键性能指标基本上没有衰减,仍可达到22个信道稳定工作,支持总量2.816Tb/s的数据传输;同时,其传输每比特数据的能耗在25C和85C下分别低至0.394pJ和0.532pJ;通过在85C高温下进行的超过1500小时的加速老化实验,推算出该器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长达207年,充分满足了严苛的商业应用要求。该项工作不仅在实验上验证了在单一芯片上同时实现超高宽带、超高温、超长寿命和高集成度量子点光频梳的可能性,更为下一代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的光互连系统提供了性能强大、高经济效益的光源实现路径。该研究成果以“HighlyReliable,Ultra-Wideband100GHzQuantum-DotMode-LockedFrequencyCombsforO-BandTerabitOpticalInterconnects”为题,发表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PhotonicsReviews)。半导体所博士后潘淑洁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半导体所陈思铭研究员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肖希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还包括半导体所赵超研究员、刘丽杰副研究员、硕士冯羲恒,深圳技术大学曹维亚博士,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严杰、吴定益,湖南汇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杨骏捷博士。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近日,在中联重科德国威尔伯特工厂,一场以“绿色・智能”为核心的产品品鉴会拉开序幕。现场展示产品有土方机械、高空作业平台和叉装车等,众多欧洲工程行业嘉宾齐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中国智造装备的硬核实力。土方机械方面,中联重科此次展出了ZE27GU、ZE55GU、ZE145GU、ZE225GN、ZS090V等10余款设备,涵盖微小挖、中大挖、滑移装载机等。针对高空作业需求,中联重科带来高空作业平台ZS0507C、伸缩臂叉装车ZTH4525R等6款产品。全部的产品均针对欧洲市场进行了针对性改进,现场嘉宾们在观摩和体验后给出高度评价。例如,明星产品之一的ZE55GU挖掘机采用“大功率发动机+电控主泵”组合,动力更强的同时油耗更低、效率更加高,全敞开式机罩等让日常保养省时省力;在欧洲城市工况作业条件下,该机型可通过工作装置大角度偏摆、行走高低速自适应调节等功能,在狭窄拥挤的空间内灵活作业。ZTH4525R叉装车具备强劲的起重能力和卓越的越野性能,其四轮驱动系统配备前后驱动桥及限滑差速器,确保在复杂地形中拥有出色的牵引力和机动性,并可选配工作平台、物料斗、起重臂等附件,通过多功能适配满足欧洲多样化的施工需求。为了让嘉宾直观体验到中联重科装备的便捷高效,中联重科还在现场准备了多个机型的试乘试驾。嘉宾们都表示,“试驾优先”的模式方便评估产品性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公司产品的技术实力,并针对产品后续迭代踊跃提出建设性建议。现场还展示了中联重科的本地化服务案例,也以高效响应和全方位保障收获了一致认可。多位嘉宾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展示新品也收获了多个意向采购订单。从2018年收购威尔伯特工厂实现产能升级,到如今匈牙利工厂落地、德国二期工厂扩建,中联重科在欧洲已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完整体系。未来,中联重科将继续以科学技术创新为驱动,携更多智能绿色装备深耕欧洲市场,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物料搬运等作业现场,挖掘机不仅是挖掘和装载的主力,更承担着精准控制物料重量的关键任务。无论是混凝土搅拌站的配料,还是施工材料的用量管理,“重量”都是影响工程质量、成本与进度的核心要素。过去,司机大多依赖“目测估算”或“开到地磅处反复称重”来控制装载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常常因估算不准导致物料浪费、车辆超载或装载不足。如今,柳工挖掘机搭载的有效载荷功能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真正的完成了“边挖边称、实时显示、精准记录”。它是怎么来实现的?柳工有效载荷功能依托整车智能电控系统,配合高精度传感器与实时姿态检测技术,自动感知车身倾斜角度、油缸负载等关键信息,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计算出铲斗中物料的准确重量。简单来说:就像给挖掘机装上了一台“随身称”,作业过程中自动完成称重,数据实时显示在驾驶室屏幕上,实现“挖-称-记”一体化操作。有效载荷功能优势速览有效载荷功能不单单是技术升级,更是一种工作方式的革新。它将挖掘机从单一的作业工具,升级为集挖掘、称重、记录于一体的智能工作站。下面四大核心价值,正是帮助您实现“精准、高效、省心”作业新体验的关键。称重精准,从源头控制误差传统人工估算的误差率通常在10%-20%,而有效载荷功能通过多传感器协同与动态补偿算法,精度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无论是垃圾焚烧发电,还是搅拌站砂石配料,都能精准把控重量,从源头上避免成本浪费。效率翻倍,省事省力过去,挖掘机装载物料后,需要将车辆开到地磅处二次称重,若重量不符合规定标准还需返回调整,整一个流程耗时耗力。而有效载荷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边挖边称”,司机在驾驶室内即可实时掌握铲斗中物料重量,一次装载即可符合规定标准,省去了二次过磅的环节,极大的提升了现场设备的利用率与车队整体运力水平。数据可追溯,管理更省心系统不仅实时显示重量,还会自动保存每车次的装载重量、斗数、目标完成情况等关键数据。您可以每时每刻查看、导出记录,便于统计工作量、核算成本,让现场管理更轻松、更透明。适配多场景,通用性强不论是松散的土方、砾石,还是黏稠的泥沙,系统都能通过智能算法自动适配,实现稳定、精准的称重。安装简易便捷,适用于矿山、市政、建筑等多种作业场景。有效载荷高效共赢从“凭经验估算”到“实时精准称重”,柳工有效载荷功能不仅解决了传统作业中“精度低、效率慢、管理难”的痛点,更推动整个工程行业从“粗放施工”迈入“精细管理”新时代。对企业管理的人来说,它能有效控制物料成本、降低人工支出,提升项目整体利润;对机手来说,作业更轻松、目标更明确,大幅度减少重复劳动;对柳工而言,这是我们持续推动机械智能化、服务客户实际的需求的生动体现。选择柳工有效载荷,不只是选择一项功能,更是选择更高效率、更省心的工作方式。
近日,由太重为用户量身定制的40MN锻造压机顺利发运。该类型锻造压机作为太重首台套产品,标志着公司在制坯锻压装备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将以卓越性能深度融入用户生产体系,为用户提升锻件品质、强化制造能力提供太重支撑。40MN锻造压机在延续太重过硬工艺的同时,又融合了行业前沿技术理念,具备出色的工艺适应性与运行稳定性,能够高效完成轴、环、缸体及方坯等各类金属锻件的锻造任务,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核电、能源、航空航天、船舶等国家重点领域,为用户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该定制化锻造压机可与碾环机协同作业,形成“制坯-成型”热态连续生产线。锻造压机完成高温预制坯后,直接送至碾环机进行精密轧制,有很大成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坯料在设备间转运时温度下降的问题,从而省去了二次加热与重新定位装卡的环节。这一流程的优化,在提升产品精度与一致性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实现综合能耗与成本的同步降低。为保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设备是采用四柱预应力组合结构,通过预压应力抵消长期载荷下的形变风险,逐步提升设备整体抗疲劳性能与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通过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人机对话”式便捷操作,从工艺参数设置到运作时的状态监控,从故障预警到维护提醒,每个环节尽在掌控,为高效生产提供坚实保障。随着在高端锻压装备领域的不断突破,太重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秉持“用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用更多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装备,携手更多用户共创价值。
近期,多条无人机运输航线成功开通,将传统陆路运输时间大幅压缩。当空中通道不断突破的同时,地面物流的智能化升级同样刻不容缓。装卸、分拣、搬运仍需要可靠的地面设备支持。在这一关键环节,山猫NXS系列燃油叉车以其全能表现,成为众多企业的优选设备。强劲动力,应对多元场景在山猫NXS系列叉车的性能核心中,两项数据尤为突出:搭载的45.6kW高效发动机,以及25%的爬坡能力。低转速高扭矩的设计赋予NXS系列卓越的加速、行驶和爬坡性能,使其既能适应平坦仓库,也能应对崎岖场地。多扭矩型号的设置使得NXS系列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物流仓储,高性能始终如一。其行业领先的行驶速度和起升速度,确保了物流作业流程的高效顺畅。智能守护,保障作业安全智能安全系统是NXS系列的另一大亮点。OSS操作员感应系统能保证操作员在规范就座并系牢安全带后才能启动叉车,有很大效果预防意外发生。EPB电磁驻车系统则逐渐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全方位视野设计与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为操作者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些智能守护系统与叉车的强劲动力完美结合,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无缝对接,融入智能物流在现代智能仓储环境中,传统叉车需要与自动化系统协同作业的能力。山猫NXS系列凭借其精准的速度控制和稳定的液压系统,能够与智能物流系统实现良好配合。其卓越的性能指标使NXS系列能够轻松融入现代化智能仓库的工作节奏,在物流行业追求效率提升的今天,为企业从“人力驱动”到“智能驱动”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成本优化,创造持久价值对于物流公司而言,设备的总拥有成本远比初始购置价格重要。山猫NXS系列叉车在成本优化方面的设计,正回应了这一市场需求。长寿命的内部构件、优质的零件以及精选的耗材,共同助力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常规使用的寿命。通过提升燃油效率和降低维护需求,山猫NXS系列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保证了设备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未来物流的竞争,是总系统效能的较量。山猫NXS系列叉车守护着智能物流最关键的地面一环。在智能物流系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今天,可靠的地面硬件基础仍是不可或缺的支撑。
在破碎生产环节,“高效、节能、环保”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大宏立G系列高压辊磨机凭借创新技术与精准设计,成为覆盖多行业的细碎/超细碎解决方案核心设备,为生产线注入“降本增效”新动能。适配场景:全行业覆盖,多规模适配依托多型号产品布局,大宏立G系列高压辊磨机单台每小时解决能力达80-1180吨,可精准匹配细碎、超细碎全需求,广泛服务于:选矿、制砂、煤炭、水泥、化工等领域。五大核心优势:重塑破碎设备性能标准智能液压保护:安全与精准双保障搭载高精度液压系统,可精准调节辊隙控制出料粒度,突发工况下快速响应,为整机提供安全防护,保障生产连续性。高产低耗:降本增效的直接抓手生产率提升20%~30%,电耗降低15%~35%,综合节能超20%,大幅削减公司运营成本。紧凑结构:多元场景的灵活适配结构高度集成,缩减占地面积,配置方式灵活;核心部件可靠性强,降低停机检修风险。耐磨辊面:延长寿命的核心支撑提供合金钢镶嵌硬质合金柱钉、高锰钢整体铸造两种辊面方案,强化耐磨性能,延长常规使用的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全密封环保:绿色生产的必备配置标配密封式辊罩,阻隔粉尘逸散,降低污染,贴合环保政策,助力绿色低碳生产。
近日,山东省发布2025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名单,英轩重工有限公司申报的“混合动力装载机”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行业应用价值及深厚的品牌积淀成功入选。本次遴选按照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要求,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任务,聚焦全省标志性产业链,遴选全省产权明晰、节能环保、创新性强、质量卓越、品牌卓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产品。英轩重工混合动力装载机的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建设再添亮丽一笔。英轩重工以开创性突破树立混合动力装载机行业标杆,自20221212日率先发布行业首台混合动力装载机YX670HEV以来,持续领跑新能源工程机械赛道。下步,英轩重工将继续秉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在混合动力装载机技术升级上继续加码,为客户提供更卓越、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新能源场景化解决方案,为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贡献更多的英轩力量。
关于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进行公示的通知